你“刷脸”了吗?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喜忧参半http://www.michr.com 2019年01月31日 11:13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临近农历新年,又是一年一度的春运。在我国各大城市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已经是人流涌动,不少在外游子纷纷拎着大包小包踏上归乡之路。目前,许多城市的火车站都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用于入站时进行旅客身份验证,这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到“刷脸”技术。 实际上,除了入站身份验证外,人脸识别还被应用于火车站和汽车站等交通枢纽的秩序管理、违法违规行为抓拍。此前的春运首周,广州南站通过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成功识别4名在逃人员,并成功抓捕。可见,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正趋于普及,且发挥出巨大作用。 政策力挺人脸识别技术发展 “刷脸”安检、“刷脸”支付、“刷脸”取款……当前,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时代已悄然到来,“刷脸”逐渐成为了新的风潮。在人脸识别技术商业化应用领域不断扩张的趋势下,“刷脸”办事正愈发常见。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除了安防、金融这两大领域外,人脸识别还在交通、教育、医疗、警务、电子商务等诸多场景实现了广泛应用,且呈现出显著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把握人脸识别技术所带来的重大机遇,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撑。 2015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人脸识别认证系统安全技术要求》等法律法规,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以及在金融、安防、医疗等领域的普及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全国政府报告;同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12月,工信部出台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其中对人脸识别有效检出率、正确识别率的提升做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人工智能主要细分领域,人脸识别获得的国家政策支持显而易见。 需重视人脸识别应用潜在风险 虽然人脸识别得益于人工智能热潮,以及政策、资本的大力追捧,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其普及应用的过程中也潜藏着一些风险,需要人们予以重视,否则将会对公共安全与个人隐私造成一定的威胁。 首先是非法采集与利用。如今,人脸识别技术愈发成熟,系统应用趋于普及,民众的人脸特征信息十分容易被采集。一旦我们的生物信息被一些企业非法采集或利用,或者在采集后被泄露,将会对个人隐私安全造成巨大影响,甚至会导致进一步的财产损失等后果。 另外是黑客入侵。人脸识别信息被采集后一般由相关企业所储存、管理,而很多企业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却难以让人安心。如果相关信息数据库被黑客攻击,在疏于防范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出现数据大规模失窃等情况,届时不仅影响个人隐私,而且还会造成公共安全危机。 多重生物识别应用或是突破口 在智能时代,数据信息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提升,更是被视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主要“食粮”。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而言,生物特征信息的收集、储存和处理同样是重中之重,对于数据安全的保护也绝对不容忽视。 当然,除了对数据信息安全的防护外,人们也不能忽视人脸识别系统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目前来看,人脸识别技术虽然具有唯一性、不可逆等特点,但是仍然存在被仿冒和出现面部特征改变等情况,安全水平并没有达到毫无破绽的级别。 因此,为了最大程度确保安全,相关行业、企业和个人在应用人脸识别系统的同时,也可以融合应用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如语音识别、虹膜识别、指静脉识别等。通过发挥多重生物识别的不同优势和作用,有望显著提高安全性,避免出现被破解的可能。只是,成本难关还需进一步攻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