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嘴吃饭的率先失业?人工智能“抢饭碗”并非绝境http://www.michr.com 2019年03月05日 10:03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近几年来,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热点词汇。今年,不少科技企业大咖将人工智能作为提案重点,例如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提交的三份提案之一就是《加强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打造智能社会发展基石》。另外,佳都集团董事长刘伟也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慈善民生领域表示期待。 人工智能为各行各业的全新变革带来了重大支撑,为各国科技、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其积极价值不可否认。不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商业化应用,许多岗位似乎都正在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相关的从业人士开始感受到不断增长的压力,“难道我的工作机会要被人工智能给夺走了?” “撒贝宁们”面临职业危机? 在2019央视网络春晚舞台上,一个虚拟主持人“小小撒”让撒贝宁相当感慨。这是人工智能虚拟主持人首次与原型同台,恰似一对孪生兄弟,这对于小撒而言,恐怕是对于“职业危机”最直观的一次感受了。除了在央视网络春晚舞台,另一个人工智能主持人“央小广”也亮相了央广春节特别节目《中国声音中国年》。两个人工智能主持人可谓是“交相辉映”、“各有千秋”。 不仅如此,近日新华社联合搜狗公司又在北京发布了全新升级的站立式AI合成主播,并推出了AI合成女主播。业内人士评论称,这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采编的深度融合之作,未来或将进一步影响新闻媒体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趋势,也将对主持人、主播等从业者带来一定压力。 有国外媒体表示,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国家之一,产业竞争力日益提升。而美国财经新闻网站Quartz则“调侃”,中国在淘汰传统记者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的确,这样的“新闻”也许是世界各国的记者都不会喜闻乐见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人工智能“抢饭碗”正变得如此清晰、接近,让人顿觉不安。 实际上,或将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远不止“主持人”、“主播”这些职业。此前,人工智能专家李开复坦言,目前人类的职位中有半数将在15年内被人工智能接管。且不论到时候这一观点是否会实现,靠嘴吃饭的“客服”、“电话销售”等岗位确实正迎来更多人工智能员工。 语音交互技术愈发成熟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依托于海量数据的支持。凭借在互联网普及、网民数量等方面的优势,我国数据资源十分丰富、大数据产业建设步入正轨,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升级与商业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我国,随着人工智能产业落地加快,图像识别、语音交互等核心细分领域的发展也不断提速。 无论是“主持人”、“新闻主播”,还是“电话销售”、“客服”等职业,都与语音识别、语音交互技术密切相关。此外,智能音箱、服务机器人等智能科技产品也同样如此。在技术应用中,通过建立语音数据库,为人工智能系统提供语音数据进行学习、训练,语音交互技术就能模拟相关的发声特点,来“说话”或与用户进行“交流”。 由于有深度学习、机器算法技术的支持,人工智能主持人、主播、客服等还能在持续的数据“喂养”中不断成长,学会更多的知识、技能,从而掌握更强的模拟能力或是交流能力,大大增强相关业务能力。因此,面对日益进步的人工智能“对手”,人类怎能不慌?当然,虽然人工智能别具优势,但是人类也并非就到了绝境。 完全淘汰人类几无可能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地进步当中。进入近现代以来,前几次工业革命的推进,更是让人类科技、经济等领域的发展翻天覆地。在这一过程,的确有不少岗位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是也有很多新的工作出现。因而,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冲击,我们同样应该抱有信心,即便饭碗会被抢,也会有新的机会来到你面前。 另外,从事实情况来看,眼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与人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就算是在一些人工智能占据较大优势的领域,人类也未必就没有留下的价值。因为人工智能毕竟是技术、是“机器”,其暂时还难以从事复杂作业,也不具有自主思维能力。就拿主持人职业来说,人工智能在模仿发声特点、语速等方面或许都表现不错,但是在语句的抑扬顿挫以及紧急救场等方面,就难以与人类相比了。 所以,虽然人工智能会陆续取代一些岗位,但是并不意味着人类将面临完全失业的情况。即使是一些危机较为紧迫的职业,相关从业人员依然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继续成长的机会,主动“充电”,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为未来的“跳槽”或是转业奠定坚实基础。当你能够比人工智能做得更好,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