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这把火虽近熄灭,但它却点燃了更宝贵的东西http://www.michr.com 2019年04月17日 10:18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2018年的共享单车行业可谓度过了一个寒冬,众多的企业说倒就倒,尚能坚持的也大多被收购,市场的整体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下行。不过,虽然当前共享经济的萎靡让行业的发展日渐逼近尾声,但不可否认共享单车的这把火曾经烧得是如此旺盛,即使现在将要熄灭,却也给行业留下了一些宝贵的东西。 那么,共享单车留下的这个宝贵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共享单车神话下的制造自动化 相信很多人已经想到了,这个宝贵的东西便是自行车制造业的自动化改造尝试。一直以来,我国自行车制造业都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主要依赖廉价人工。但共享单车大肆崛起以后,单车需求订单的不断增多,让我国自行车制造企业见识到了自动化生产的魅力。 在共享单车神话尚未泯灭之前,我们总是能在城市的街头巷尾见到成堆成堆的单车,它们堆积如山,数量多的无处安放。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从2016至2018年的短短两年间,我国涌现出的单车企业有近百家,向市场投放的单车数量超过千万,发展远超市场原有水平。 而这,无疑让上游制造企业笑开了花!因为下游市场的火爆发展,给上游制造企业带来了更多、更大的订单需求,让企业获得了难得一遇的盈利良机。一些代工企业的负责人曾介绍,共享单车发展起来之后,单车行业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不管上游代工企业能生产多少,下游ofo、摩拜等企业都能一应照单全收。 很显然,上游代工企业的赚钱机会就摆在眼前,而它们需要做的便是升级产线和提升产能,以获取最大化的盈利。过去企业无法将机器人等自动化产线进行应用,是因为在产量需求小、生产型号复杂的情况下,应用后在效率和成本上没有优势。而如今,共享单车大批量、单型号的统一化、模块化生产需求,则让自动化产线有了用武之地。 因此在过去的两年里,国内不少单车制造企业都开始采用机器人实现自动化生产。其中广州千里达作为摩拜的代工厂之一,一共应用上了28套安川的机器人焊接系统;而富士达为了ofo的订单,更是直接置办了接近80套机器人焊接系统。这些机器人火力全开,使得单车生产的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大大提高,让企业感受到了自动化的强大魅力。 市场沉寂后的自动化何去何从 “中国自行车企业自动化改造的第一步,是由共享单车带动起来的。”借用业内一位人士的话来总结共享单车神话下的制造自动化发展十分贴切。 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有的人认为自动化升级迈出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以及接下来的持续迈步;但也有的人认为,共享单车带来的这波自动化升级热潮只是一时的,市场归于平静之后,自动化的改造之路也将停滞不前。那么,究竟哪种观点才是正确的呢? 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更偏向于前者,既然共享单车开启了行业自动化改造的道路,我们就没有理由再走回头路。就算当前没有了共享单车爆发式增长的推动,但出于应对不断上升的人力成本和老龄化等问题,我国单车行业的自动化发展都应继续向前。 可能有人会认为,共享单车的市场沉寂了,自动化生产线又再次没有了价值发挥的空间,其实并非如此。虽然国内的共享单车发展戛然止步了,但其在欧美、印度、东南亚等国家的发展依然良好,企业已有的自动化产线完全可以服务于国外市场。 就如当前不少共享单车代工厂所表达的,未来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线会更多往印度、东南亚迁移,在国内只会保留高端车型的制造生产。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是对于国外市场的抢占,还是应对国内高端技术人员缺失的问题,都需要继续坚持自动化的深化改造。 因此,行业的自动化改造是或迟或早都必需进行的发展步骤,共享单车只是提供了一个起步的重要契机,并不会影响其发展的最终结果。只要想明白了这一点,或许大家对于单车行业未来自动化发展的看法能够更加统一。 |